發表文章

Vision Transformers_相關專業術語與原理_一些最具影響力的純視覺 Transformer

圖片
  Vision Transformers(視覺變換器) 事實上在ViT被發展出來之前,已有帶視覺注意力的 RNN 與混合 CNN-Transformer 模型。 ViT 的前身 RNNs with Visual Attention(具視覺注意力的循環神經網路) Show, Attend and Tell: Neural Image Caption Generation with Visual Attention https://arxiv.org/abs/1502.03044 https://arxiv.org/pdf/1502.03044 最早主要提出了自動根據一張影像來生成一段文字描述 注意力機制在自然語言處理之外的最早應用之一,是使用視覺注意力來生成影像描述。 在這裡,卷積神經網路會先處理影像並輸出一些特徵圖。 接著配備注意力機制的解碼器,RNN 會一次產生一個詞元來生成描述。 解碼器在每個解碼步驟使用注意力層,專注於影像中恰當的部分。 模型生成了描述「A woman is throwing a Frisbee in a park」,可觀察到當解碼器即將輸出單字「Frisbee」時,它將注意力集中在哪個輸入影像的區域:很明顯,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飛盤上。其他還有像是聚焦在一個小女孩或一隻狗等,都是聚焦在英文句子主詞的注意力。 注意力機制的另一個額外好處是,它們讓人更容易理解促使模型產生輸出的原因。 模型會具有可解釋性,當模型犯錯時,這尤其有用。 在2016年論文中就有探討到如下案例。 "Why Should I Trust You?": Explaining the Predictions of Any Classifier https://arxiv.org/abs/1602.04938 https://arxiv.org/pdf/1602.04938 例如,如果一張在雪地裡散步的狗的影像被標註為「在雪地裡散步的狼」,那麼你可以回頭檢查模型在輸出「狼」這個詞時注意了什麼。你可能會發現它不只注意到狗,也注意到雪,這暗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也許模型學會透過檢查周遭是否有大量雪來區分狗與狼。 該論文提出了另一種可解釋性的方法:在分類器某次預測的局部鄰域內,學習一個可解釋的模型來解釋該預測。 以下一些最具影響力的純視覺 Transformer,只...

學校圖書館電子資源

  本站首頁 » 圖書館資源懶人包 » 電子書 » 商業周刊、天下雜誌、科學人..等雜誌及熱門中文電子書線上看 https://news.lib.nycu.edu.tw/researches/ebooks/%e5%95%86%e6%a5%ad%e5%91%a8%e5%88%8a%e3%80%81%e5%a4%a9%e4%b8%8b%e9%9b%9c%e8%aa%8c%e3%80%81%e7%a7%91%e5%ad%b8%e4%ba%ba-%e7%ad%89%e9%9b%9c%e8%aa%8c%e5%8f%8a%e7%86%b1%e9%96%80%e4%b8%ad%e6%96%87%e9%9b%bb/ https://nycu.ebook.hyread.com.tw/index.jsp https://nycu.airitibooks.com/Home/Index https://reading.udn.com/udnlib/nycu/

在 Windows 用 Docker 快速跑起 SonarQube社群版10.6_針對.net framework專案

圖片
之前做過直接在本地架設Sonarqube的掃描儀錶板環境 https://coolmandiary.blogspot.com/2022/01/sonarqubewindows.html 時隔3年補充筆記透過Docker並用較新版本的來示範如何用Docker來建置原始碼掃描環境 這邊假設你電腦Windows 已安裝 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並啟用 WSL2 後端 (Docker Desktop → Settings → General → Use the WSL 2 based engine) Step1.在自行指定目錄下 E:\Docker\Sonarqube,準備好一個yaml。 version : "3" services : sonarqube : image : sonarqube:10.6.0-community depends_on : - db environment : SONAR_JDBC_URL : jdbc:postgresql://db:5432/sonar SONAR_JDBC_USERNAME : sonar SONAR_JDBC_PASSWORD : sonar SONAR_SEARCH_JAVAADDITIONALOPTS : "-Dnode.store.allow_mmap=false,-Ddiscovery.type=single-node" volumes : - sonarqube_data:/opt/sonarqube/data - sonarqube_extensions:/opt/sonarqube/extensions - sonarqube_logs:/opt/sonarqube/logs ports : - "9000:9000" db : image : postgres:14-alpine environment : POSTGRES_USER : sonar POSTGRES_PASSWORD ...

分散式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s_Time, clocks, and ordering of events_Week3筆記

圖片
時間、時脈與事件排序 分散式系統中時間的重要性-歷史重大事件 2012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1 日(英國時間),全球許多線上服務和系統曾同時崩潰 (crashed simultaneously),伺服器鎖定並停止回應。航空公司數小時無法處理預訂或登機手續。 時間測量的應用 (Clocks and time in distributed systems) ► Schedulers, timeouts, failure detectors, retry timers ► 效能量測、統計、效能剖析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statistics, profiling ► Log files & databases: record when an eventoccurred ► Data with time-limited validity (e.g. cache entries) ► 跨多個節點判定事件的先後順序 Determining order of events across several nodes 時脈的區分,兩種時脈: • 實體時脈 (physical clocks):計算經過的秒數 (count number of seconds elapsed)。 • 邏輯時脈 (logical clocks):計算事件數,例如發送的訊息數。(count events, e.g. messages sent) 注意:數位電子產品中的時脈(振盪器 (oscillator)) 並不等同於分散式系統中的時脈(時間戳記的來源 (source of timestamps)) 1.石英時脈 (Quartz clocks) ->日常使用時鐘(手機、手錶、掛鐘、數位顯示器內建) 基於石英(二氧化矽)晶體經雷射修剪 (laser-trimmed),以特定頻率機械共振 (mechanically resonate) 利用壓電效應 (Piezoelectric effect) : 一塊石英若用槌子敲打或稍微彎曲,會發出微小電脈衝。若施加一些電流,也類似讓其被彎曲或敲打般。 振盪器電路 (Oscillator circuit) 在共振頻率 (resonant frequency) 產生訊號,計算循環次數來測量經過時間。 就好比如手錶的心臟會跳...

分散式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s_Time, clocks, and ordering of events_Week4筆記.Lamport跟Vector Clocks計算

圖片
Logical vs. physical clocks Physical clock: count number of seconds elapsed Logical clock: count number of events occurred , 沒有與Physical time有直接關係 被設計用來捕抓因果關係,常用到的是採用 Lamport clocks 跟Vector clocks 做個課堂筆記紀錄,因為坐在教室後面會照到前面同學後腦杓。歹勢.... 分散式系統中的 Lamport Clock 與 Vector Clock Lamport Clock(Lamport 時鐘) 用途: 用來在分散式系統中決定事件(Event)的先後順序,避免物理時鐘不同步所造成的混亂。 結構與運作: 每個節點都維護一個整數計數器(Lamport Clock)。 當本地有事件發生時,計數器加一。 發送訊息時,附加目前的 Lamport Clock 值。 接收訊息時,將本地計數器設為收到時鐘值與本地時鐘的最大值後再加一。 Vector Clock(向量時鐘) 用途: 用來追蹤每個節點彼此之間的事件先後關係,比 Lamport Clock 更進一步,可以判斷事件是否真正平行(concurrent)。 結構與運作: 每個節點都維護一個長度為 N(節點數)的向量,每個元素分別表示此節點對自己和其他節點事件次數的看法。 本地事件發生時,將自己對應的一格加一。 發送訊息時,附上自己的 Vector Clock(整個向量)。 接收訊息時,將收到的 Vector Clock 與本地 Vector Clock 逐格比較,大者為新值,再把自己格加一。 總結 Lamport clock 只能粗略判斷時間順序(數字比大小),但無法區分平行事件或真實先後。 Vector clock 若 v1 < v2(全小於),就可以明確判定 v1 happens-before v2;若無法比較,就是平行事件。 第10題.一起修課的班代幫忙上台作答-Lamport Clock 給出四個節點 (A、B、C、D) 之間的訊息交換(m1 ~ m9),要求在每個訊息送出或接收事件標記 Lamport 時間戳(timestamp)。 初始值:每個節點的 Lamport Clock 都是 0。 送出訊息:本地 Lam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