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Domain Know-How」標籤的文章

外匯(Forex / Foreign Exchange)術語知識

圖片
  在進行MetaTrader API界接封裝時,時常看到SDK官方文件諸多陌生的專業術語。 就剛好有機會做一個筆記。 https://www.forex.com/en-us/forex-trading/ 外匯(Forex / Foreign Exchange)術語知識 何謂外匯市場(Forex Market)? 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每天交易量超過7萬億美元,不像股票有統一集中式交易所,是一個分散式網路系統。是一個24小時不停止的全球分散式交易市場,非單一交易所,比美股市場更大。 透過各大銀行、經紀商、金融機構在全球24小時不斷搓合報價並成交。 透過外匯交易賺錢的本質就是匯差,分兩種情況: 動態外匯(交易面):去跟其他外面國家做交易產生匯率的變化差異,指進出口、投資、避險等行為造成匯率變動與交易。。 靜態外匯(貨幣面):單指國外貨幣,例如「美元、日圓、歐元」。。 外匯跟股票最大差異? 除了不像股票一樣有固定開盤交易時段,周一至周五24小時都能進場。 外匯市場波動節奏會比股票來的更大。 另外股票通常是單向交易,要等漲後賣掉才有賺。有別於股票,外匯交易屬於雙向交易,漲也可賺、跌也可賺只要方向操作合理謹慎。 為何24小時開放? 因為外匯屬於全球性的交易市場,主要由亞洲、歐洲、美洲三大市場組成。 因為不同時區的國家輪流開盤,因此外匯市場從周一早上到周六凌晨一直持續運作。交易市場輪動不間斷交易。 亞洲盤有東京市場、悉尼市場在早上開市 歐洲盤倫敦市場在下午3點開市 美洲盤紐約市場在晚上8點多開市 何時做交易更好?(參考學習,非本人絕對建議習自網路) 若傾向做短線,最好是在市場較活躍比較有波動的時候,流動性較大。 比方下午3點歐洲盤開始發動時候,此時歐洲經濟數據也正在開始發布。適合交易歐元、英鎊等。最主要行情晚上美洲盤,也就是晚上8點多。美金、黃金、比特幣、原油在這時間點波動也很大。此時也會有很多經濟數據公布,像是CPI、非農(非農就業數據)等指標都會讓行情產生上下波動。 通常周一上午不建議交易,因為市場才剛剛開盤,流動性較低方向還不明朗。 還有週五快閉市時候,因為此時市場資金已經開始減少,有時可能出現異常波動。 更不建議在重大數據發布的前後做交易,波動十分劇烈容易打到止損。 誰在交易外匯? 參與者分五大類 1.各國中央銀行,比如:美國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等等...

鼎新ERP_採購管理系統_進貨紀錄統計&分析_常見分析報表

圖片
廠商採購交貨狀況表 會以廠商的採購單角度,查詢對應進貨單或退貨單的明細資料,確實掌握已下單的料品是否如期進貨。 用途: 1.追蹤廠商某張採購單之進貨、退貨的軌跡,藉此來確實掌握進貨交期。 2.查詢各家廠商的採購預計交貨狀況,作為採購下次下單時,評估廠商負荷的依據。 3.評核廠商時,參考廠商的交貨狀況,比方:應交貨未交貨、交貨數量控制及交期掌握等等。作為評定等級的輔助參考報表。 4.列印「已交量與收穫總量不符者」,核對採購單之「已交數量」是否有異常,並搭配「採購已交量重計作業」排除異常。 廠商ABC分析表 查詢某一段期間內,公司進貨金額的動向,依供應商的進貨金額或廠商交貨時程與品質狀況,進行ABC分析管理及參考性排名。 分析手法通常要將同類型廠商進行評等才有意義。比方:不將原物料供應商和委外加工廠商一起做評比,因為基礎不一致。 此外,ABC等級比率間距指「各供應廠商進貨淨額,佔分析年月總進貨金額的比率間距」 等級A表示供應廠商的進貨淨額所佔比率較高,等級C則表示供應廠商進貨淨額所佔比率較低。 比率間距 等級A:0%~75% 等級B:75%~90% 等級C:90%~100% 可視經驗值或產業不同調整 用途: 1.針對進貨金額較大的供應廠商,可作為後續採購員在採購條件談判時有較大的議價空間。 2.將A類廠商與品質及交期評核進行比對,對於品質及交期狀況欠佳的廠商進行狀況了解。 3.可與「採購價格異常表」互相勾稽比對,進貨對象是否合理及正常。 4.執行此報表前,應先執行「統計資料更新作業」及「廠商交貨/品質評等作業」 廠商進貨統計表 統計供應廠商在某一段期間內,進貨金額及查詢交貨及品質評等狀況,以提供採購及相關人員稽核廠商進貨的品質。 用途: 1.供應商的評定等級,可作為後續評選合格或優良廠商、主要供應商依據。 2.依照進貨金額多寡,作為下次與廠商議價時的參考。 3.可搭配「廠商ABC分析表」共同參考使用。 4.執行此報表前,應先執行「統計資料更新作業」及「廠商交貨/品質評等作業」 報表幾個欄位計算規則 進貨淨量 = 進貨數量 - 退貨數量 逾期率 = ( 逾期筆數 / 進貨筆數) * 100% 不良率 = (不良數量 / 進貨淨量) * 100% 或 (不良筆數/進貨筆數) * 100% 未交易月數 = (系統日期 - 最近交易日) / 30天 廠商進貨異常表 依據廠商採購...

Oracle EBS AP模組_Invoice的創建方式(和採購訂單無勾稽的發票)

圖片
當進入發票時,有Entry和Inquiry兩個選項。一個是輸入模式,另一個是查詢模式。 如果想創建發票,需要進入輸入模式而不是查詢模式。 Invoices -> Entry -> Invoices 在這裡有一些以黃色標記的參數,這些是我們必須填寫的。 可以創建與採購單有關或無關的發票,發票不見得必定跟採購訂單有關聯可以勾稽的到。 假設我們從供應商那裡購買了一台空調,這將會有一個採購訂單,然後我們會根據該採購訂單創建一張發票。 現在,一旦這台空調購買了三個月之後,我發現了一些問題,然後打電話給公司要求服務。他們會派人來維修,這個服務發票將不會與任何採購訂單相關聯。 創建一個不帶採購訂單的發票 有一個叫做交易夥伴的東西。交易夥伴其實就是您的供應商名稱。讓我選擇一個現有的供應商。我可以輸入供應商編號,然後退出。它將指向該供應商編號的供應商。 Supplier Site:轉到供應商地點,彈出那些啟用了支付選項的供應商地點。在此選擇其中一個。 之後根據系統選擇發票日期,然後是發票編號,讓我給它一個發票編號,比如 invsi,標註為標準發票。當然這並不是創建發票時必須遵循的命名規則。在為特定組織創建發票時將會被賦予不同的模式。 選擇發票金額為 1000。 向右滾動,可以看到GL Date(立帳)總帳日期自動默認為發票日期,這是由於我們的設置。 Payment Curr: 如果您的發票貨幣和支付貨幣不同,那麼這兩個貨幣之間的每日匯率也需要定義。 往右繼續滾動,可看到一個叫做條款日期的東西。 Terms Date:條款日期 Terms:付款條件 條款日期也默認為系統日期,並且我們有一個叫做付款條款 45 天淨額。 這個條款的基礎是,當發票創建時需要在到期日內支付,該到期日的計算完全基於付款條款。當前的條款日期是 11 月 22 日。讓我選擇付款條款為 30 天淨額。 輸入該值時,我會進入我的預定付款標籤,第五個標籤,顯示為 12 月 22 日。 該到期日是根據條款日期和付款條款計算得出的。在付款條款 30 天淨額中,定義了到期日是條款日期後的 30 天。 如果條款日期是 2013 年 11 月 22 日,加上付款到期日為 30 天,那麼您的付款到期日將是 2013 年 12 月 22 日。這裡顯示的正是這個日期。 如果我選擇其他付款條款,則到期日也會在我更改它的那一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