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系統 Distributed Systems_Chapter 02: Architectures_Week2筆記_補充CHORD跟DHT
Chord 演算法 提出單位:麻省理工學院 (MIT) 核心概念:The Chord protocol supports just one operation: given a key, it maps the key onto a node. 採用 雜湊法 (Hashing) 將資料分配到對應的節點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定位並搜尋資源所在位置 屬於結構化的P2P查詢 (Structured Peer-to-Peer Lookup) 演算法 用環狀架構 (Ring Topology) 來組織節點 Chord選擇SHA-1作為雜湊函數,SHA-1會產生一個2^160 的空間 每項為一個16位元組(160bit)的大整數。 特色 效能表現:查詢資源時,節點在空間與時間複雜度上皆為 O(log N) 具有完全分散式、負載平衡、可用性及可擴展性好、命名方式靈活等特點。 分散式雜湊表(Distributed Hashing Table, DHT) 拓樸建立方式 每個新加入的節點,會將其 IP 位址 經由 雜湊函數 (Hashing function) 轉換為一個 節點代碼 (Node ID),這些節點代碼會映射到一個 邏輯代碼環 (Identifier Circle) 上。 透過此環狀結構,節點之間能夠進行高效率的查詢與資源定位。 缺點與面臨的挑戰 當鄰近節點發生變動時,需要進行大量通訊來更新與維護鄰近節點資訊。 在 Grid Computing 環境中,節點變動頻繁,這會造成額外的網路負擔。 Ref: Distributed Hash Tables https://courses.cs.washington.edu/courses/cse550/17au/notes/lect14.pdf https://www.cs.princeton.edu/courses/archive/fall22/cos418/docs/L9-dht-chord.pdf Distributed Hash Tables:An Overview http://www.cs.cmu.edu/~ashu/talks/DHT.pdf Chord: A Scalable Peer-to-peer Lookup Service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s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