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的介紹與簡短的密碼學概念與延伸應用筆記

一般在網路OSI第七層應用層當中的HTTP,預設採用「明文」傳輸而這對於網頁上資料的交換過程來說是十分缺乏安全性的。因而會在HTTP多加上一層 SSL/TLS 使其可以將傳輸資料進行加密,傳輸「密文」變作為HTTP S (Secure HTTP) ,讓有心人士(駭客)即便中途攔截到這些資料也無法直接破譯。 總體來說 除http之外其他還有Telnet、Ftp也是會以明碼傳輸 因此 Telnet (明碼) - > SSH (密文) Ftp(明碼) - > SFtp(密文) http(明碼) -> https(密文) 密碼學概念: 明文:未被加密過的原始資料。 密文:明文經由某種加密演算法加密後的產物,密文也可被解密得到原始明文。 加解密演算法: 又細分成「可逆」及「不可逆」的加密演算法。 而針對可逆加密演算法又分為「對稱式加密」、「非對稱式加密」。 密鑰:為一種參數,於明文轉換為密文或於密文轉為明文的算法中輸入的特定參數。 又可細分為「對稱式密鑰」、「非對稱式密鑰」分別被應用於「對稱式加密」、「非對稱式加密」。 對稱式 加密:又經常被稱作私鑰加密,意思是指訊息發送方和接收方 使用同一把密鑰 去進行資料的加解密,特點是演算法都是公開的,加解密的速度也快。適用於針對大量資料的情況做使用。 (加密跟解密使用的是同一把) 常見的對稱式加密演算法:DES、ˇDES、TDEA、RC5、IDEA、Blowfish... 加密過程:明文+加密演算法+私鑰->密文 解密過程:密文+解密算法+私鑰->明文 非對稱式 加密:又常被稱作公鑰加密,相對於對稱式加密是較為安全的。 因為對稱式加密溝通傳輸過程當中雙方使用同一把密鑰,若其中一方的密鑰遭洩漏那整個傳輸通訊過程就會被破解。 至於非對式加密則是使用 一對密鑰 而非只有一把,分為公鑰與私鑰,且兩者成對出現。 私鑰是自己留存不可對外洩漏,而公鑰則是公開的密鑰,任何人都能獲取。 用公鑰or私鑰鍾任一個來作加密用另一個進行解密。 (加密跟解密使用的是不同把) 若是採用公鑰加密的密文則只能用私鑰解密 加密過程: 明文+加密算法+公鑰 -> 密文 解密過程: 密文+解密算法+私鑰->明文 若是採用私鑰加密過的密文則只能用公鑰解密 加密過程: 明文+加密算法+私鑰 -> 密文 解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