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雲計算」標籤的文章

Cloud Computing就財務面探討_如何說服甲方、公司或產業要使用雲端

圖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910383255710456&set=pcb.3910383822377066 今天假設網站服務或功能,老闆問你說如果今天要上雲 有捨麼好處跟壞處呢? 針對財務層面其實有很大差異 傳統上於財務層面分兩種,一種是所謂的「資本支出」(CapEx,Capitial Expenditure) 跟所謂的「營業費用」(Operational Expenditure)這兩個部分。 就傳統而言,比方說公司或團隊要自建機房的話。 你就會需要自己去買設備,因此就有所謂資產概念的產生。 所以他就會出現在所謂的 「資產的負債表」 裡面,那某種程度,會提高所謂的商業價值。 因為你有買東西了,所以商業價值會提高,但也 會有相應的稅收 因此就需要去多支付。 那 通常會透過折舊的方式來減稅 。 因此可以瞭解要購買這些資產需提前花比較大筆的費用來購買,比方可能100台server,那可能就是好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費用,而隨著時間的拉長,它們開始折舊,時間拖越久,它其實就越沒有價值。 另外一種呢,其實就是所謂的營業的費用,那這個費用其實是出現在 「損益表」 的部分。 那它會減少當季的淨利,所以換句話說呢,你收入會變少,所以你的稅其實某程度會變少。 那最大的好處在於 沒有提前費用的概念 ,而是 用多少花多少費用 的概念。 所以假設一家新創或小型公司要創業,難道要先投入1個100萬來準備設備嗎? 通常不會而雲端剛好可以解套,你能夠自由更有彈性去調節所需的資源規格多寡,甚至設定隨時停用跟啟用服務,當服務停用後就不會有相應費用成本支出的產生。

Cloud Computing Pattern雲端運算常見的一些模式

圖片
以下用X軸代表時間,y軸是所需的運算用量。 第一種.On & Off / 開關 假設你今天運算是有開跟關的情況 所以他可能開了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再開一段時間。 那如果是雲端的話,因為你關就不用收費! 這跟傳統機房對比就相對有優勢 因為若為落地機房的機器本身,你可能沒法這麼有彈性On&Off 此外還有電費租用場地的費用 第二種.Growing Fast 就是你可能一開始用的人不多,可是呢,越到後面 生意做起來了,運算量也隨時間增長,比方像是新創的服務,就非常的適合。 很多新創都不會有自己的機房,直接就用雲了。 第三種.Unpredictable Bursting 突然有一天有一個時間點暴走,然後過一段時間又在往下的趨勢。 像是演唱會要搶票,或是有五倍券之類平台申請服務,特定那一段時間會有突然流量大增。 那不可能我為了那個只有無法預期的特定時段的大流量,我去添購多台機器。 所以使用雲就特別合適,因為只有在那個大量時候我需要把它增加。 只有那時候收費,不用的時候關掉我就不用被收費。 第四種.Predictable Bursting 可預期的大量使用 就有段時間很多,有段時間很少。 假捨是個電商服務可能大家都是在週末買東西,那就週末的時候機器多加幾台。 那如果非週末機器就少一點點。 Ref: https://anwaryounus.blogspot.com/2018/11/azure-overview.html

AWS筆記1_雲概念_IaaS、PaaS和SaaS差異_EC2專業服務術語介紹和收費方式

圖片
摘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719773 【雲、雲端運算 概念】 在講AWS之前相信有聽過雲端計算一詞卻一直都很陌生因為雲端概念有點抽象。 雲端運算 最早是出自於2006年 Google那時的執行長 施密特先生 於口頭報告中提出的一個詞 當時只是拿來作為行銷策略的用語,意思是在網路上提供各種服務。 而在近幾年發展,則是for IT專業人士所使用的。 雲端運算 實踐的是提供能立刻獲得IT資源(網路、儲存空間、應用程式、伺服器)環境的服務。 雖然建構雲端運算環境摻雜許多技術但就其本質上來說並不算一種技術。 就好比一台專屬IT的自動販賣機一樣。 雲端運算可說是一種基於網路的服務模式,其所提供的服務就是軟硬體的資源。 常見的比如Dropbox、Google Drive就是一種雲端儲存服務,那通常 都是一種用多少付多少的收費模式,跟生活中的水電費一樣概念。 以往電腦若儲存空間不足,你還要跑一趟燦坤或光華商場等3C店去買 硬碟、隨身碟等等設備。 你會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貨比三家、查規格、費用。 你會需要出門所以還會有額外的交通費。 還有3C店也不是24小時都有營業的,所以你可能還需要等待營業時段 才能GET硬碟獲得儲存空間的服務。 有時買多了過一陣子臨時想反悔也無法,因為可能買了退貨期限是7天....。 所以你每次購買就只能長久使用下去不具有中途不使用,而是直接買斷。 如今你只需要透過網路就能立即租用雲端儲存服務,甚至不需要 任何安裝設備的過程和擔憂儲存資源浪費。 你也可以把「實體硬碟vs網路儲存空間」套用在 「伺服器vs網路伺服器」、等一些IT架設元素當中。 有些時候企業可能還要花錢去買地蓋樓建新的機房,這些都是直接購買實體的額外成本。 可能根本沒有多餘空間再去放這些機房,而且可能流量也是有一定時期的漲幅,只有在某些時候才有需要這麼多主機。 有了雲端計算(服務)的優點: 1.隨時隨地自助服務 2.隨時隨地用任何網路裝置存取 3.多人共享資源 4.快速重新佈署靈活度 5.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 6.基於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 7.減少使用者終端的處理負擔 8.降低了使用者對於IT專業知識的依賴 【傳統基礎建設v.s雲端服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