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領域知識」標籤的文章

[Domain Know-How]#4_一間公司為何需要使用ERP

圖片
  企業為何會需要ERP導入呢? 以台灣代工製造的採購標準來看 台灣代工廠通常反應時間都很短 有所謂的98-2 , 100-2 百分之98(甚至百分之100)的貨需於接單後兩天交貨。 也有接到訂單後5天直接送至客戶處,客戶可能在北美洲、歐洲 此時企業有多久時間可決策是否能接單? 往往最長只能在30分鐘內就以B2B方式回覆訂單 因為時間就是金錢講求效率 實際具體成功案例 有捨麼樣子企業需要ERP? 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30~100人 , 100~500人 , 500~1000人 , 5000~8000人) 產業別: 金融業、製造業、通訊業、流通業、政府機關、大學、醫療院所 可單一企業用一套系統,也可集團內多企業用一套系統。 ERP要能成功發揮績效需要 適當的企業流程 洽當導入方法 整合的IT環境 通常導入ERP系統可能會遭遇到最大問題 變革管理 除了教育訓練跟老闆授予全權的主管權責 其實要讓員工們去配合使用ERP多半會有反彈,不能用強硬壓著員工執行。 最終專案可能多數會失敗收場。 專案控制 通常預定時程和成本往往會超出預期 計畫趕不上變化 何時適合導入ERP? 經營策略跟組織維持穩定 景氣從谷底反升 企業必須衡量本身有限內部資源要挪出多少來進行投資 軟體公司、雇用人員的選擇 企業形象及穩定度 軟體功能(買了一套根本用不到的軟體,不符合實際使用) 軟體開發技術平台 所能提供的後續服務 成本 從其他用戶瞭解產品及服務 有些套裝軟體可能會有長期的維護 有的可能會因為成本考量想買便宜的就會找SOHO的小團隊但可能穩定度也不足夠 穩定度通常可能代表委外或是購買的現成軟體公司是否容易4~5年就倒閉沒有窗口可支援。 通常會有公司不想長期被套裝軟體商綁死會想買斷或者自己雇用人來維護開發自己一套可高客制化的ERP系統。 顧問公司挑選要件 顧問品質與可獲得性 顧問公司對企業的了解程度 顧問對企業所在產業的了解 以前的專案能否如期儒預算結案 是否與客戶能維持良好關係 是否有好的系統導入方法論 成本 顧問公司對本企業預期投入程度 ERP導入兩大重點 將正確流程調整到系統之中 將正確資料輸入系統之中(舊的系統跟資料可能來自其他不符合使用ERP的資料或excel) 資料處裡其實在前期規畫算是最重要一環 把合適企業流程規劃至系統的步驟 左上角第一張圖 就是第一步把公司內部相關所有部門的人集...

[Domain Know-How]#3_ERP歷史演進筆記和定位

圖片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絕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句經典又朗朗上口的slogan 但其實絕大部分科技是孕育自戰爭 像電腦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發明出來用於軍事攻防 就別於一般民生娛樂使用 二次大戰(1939年至1945年)結束後又經歷一段發展時間 自1952年代就被民生跟企業給挪用用來做一些簡單庫存的控管 https://erpjoe.wordpress.com/category/erp-scm/ 1960年代  企業資訊系統孤島時代 ->在很多導入初期的公司也可能還在這階段或者業務發展需求跟編列人數不大階段 歐美企業開始發展起來的 常用的有會計資訊系統、存貨控制系統、採購系統、業務系統...etc 在當時大部分都是很零散地委外不同廠商開發甚至單獨for特定領域跟部門業務需求購買而來 企業要去讓彼此資料交換時常需耗費龐大人工成本 也因此一個可以即時整合各主要流程的系統需求漸漸開始受到重視 在當時稱呼這類現象為 「信息孤島(資訊孤島)/企業資訊系統孤島(information island)」 也有 資訊煙囪(information silo) 別稱 孤島式資訊系統或者煙囪式資訊系統,就是指 一種 不能與其他相關資訊系統之間進行互操作或者說協調工作的資訊系統 。 1970年代 供給遠小於需求時期 MRP 第一代(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規劃/生產管理系統 (ERP前身) 1965年~ 在當時物資缺乏因此製造業為市場主流, 在當時只要製作出來就一定有人買,工廠只需注重大量生產(產能),不care內部資源。 物料清單 : 紀錄在生產一個最終商品(可能零件)時,會需要哪些原物料、半成品。 存貨紀錄 : 顧名思義也就是原物料的庫存量紀錄。 1975年~ 供需平衡時期 MRP 第二代 此時製造出來的產品不見得會有人買,就開始注重有效地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進來控管。 企業內部資源(採購、會計、財務分析、需求預測、客戶訂單、產能規劃、現場控制、存貨控制) 開始重視需要生產多少,依照市場需求量再進行生產,別於之前大量生產導致浪費。 1990年~ 供給遠大於需求時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此時就變成要想辦法吸引消費者購買也是十分競爭的時期 銷售行為也開始被重視要納入到資訊系統中 此...

[Domain Know-How]#2_採購流程及相關用語_商品跟生產物料資料塑模

圖片
做點過去遇到系統使用領域背景知識紀錄 請購部門 向 採購部門提出採購須由申請 比方生產物料請購 補充物料庫存 可能在請購金額上超過特定上限門檻會加簽到更上級主管或者到總經理 就依照各公司制度而定 首先由採購收到採購需求 也就是RFQ (Request For Quotation) 緊接著會去詢問相關的供應商索取報價單quotation 若滿足採購需求則下立PO(purchase order)採購合同  供應商在收到PO後會發出銷售確認書Sc也就是sales confirmation 可能會做一個蓋章然後回傳就完成訂單這筆訂單就成立了  進階供應商會再發出請款單PI(Proforma Invoice) PI當中會包含其付款帳戶和付款資訊 當付款後供應商就會安排發貨 同時會提供物流單號(Tracking Number) 便於查詢物流情況 隨貨一起的還會有裝箱單PL(Packing List)和商業發票CI(Commercial Invoice) 用於清關(又稱結關或通關) 若是發送至指定倉庫在PL上還會寫上入倉號(Warehouse Number) 便於倉庫收貨 通常會在看是否先付款 而涉及到金額的部分就屬於會計領域在審查 在系統設計面(資料塑模階段)可能抽離出來的實體跟對應屬性 可能基本上先有辦法去聯想到可能相應有哪些基本屬性就很厲害了... 代表對此領域真的滿熟悉的 若主要採購商品是跟生產相關則會是類似生產物料 不過一般可能會區分一般採購(商品)可能文具日用用品、食物(團購) 會跟生產線系統儲存的資料做區分 商品(or物料) -> 商品id , 商品名 , 單價 , 折扣 , 廠商ID 物料 -> 物料id , 料號 , 數量 , MPN(Manufacturing Part Number) , 庫別, 庫名,..... 可能庫別又有分為 現場倉(管制料) 線邊倉(非管制料/RLC) ...... 有的可能是用 原料倉、半成品倉、成品倉來定義 那庫別又跟庫名不太一樣有的使用案例可能是用庫名來定義庫別 但也有可能各自是使用不同的 所以可能在物料的屬性能夠設置一個動態欄位 然後存放一個識別code(另外設置一個code table用於存放對應code隸屬的含意,更能提升後續系統擴展彈性) 訂單 Ref: https://www.acc...

[Domain Know-How]#1_智財系統_商標、專利相關Know How

圖片
財產 有形財產 土地、房子、現金、珠寶 無形財產 人類基於思想進行創作活動而產生的精神上、智慧上的無形產物 e.g.音樂(如曲詞之創作)、書籍(如小說、學術論文之創作)、畫作 (如國畫、油畫、漫畫之創作)、網站設計(如雅虎入口網站之設 計)、電腦軟體(如微軟 OFFICE XP 套裝軟體)、發明專利、商標 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 國家以立法方式保護這些人類精神智慧產物賦與創作人 得專屬享有之權利,就叫做智慧財產權。(偏向無形財產) 用來鼓勵智慧發展的法律,用以保障和提升經濟、文化及科技之發展。 當中包含著作權、商標、專利對經濟發展影響最多。 英文縮寫(IPR) 智財權法範圍: 廣義: 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營業秘密法、公平交易法 狹義: 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 著作權(copyright):人類精神文明之創作 e.g. 美術、音樂、電影、小說、程式 獲取保障途徑:不需要申請創作完成始受保護。(個人:終身+50年,法人:發行後50年) 商標(trademark):表彰身品or服務來源與商譽 e.g. adidas、McDonald's、海底撈(河底撈、大海底撈、深海底撈、上海底撈) 阿里巴巴(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姐姐、阿里寶寶) 獲取保障途徑:需要申請並經過審查(先給10年,過期後可再申請續用) 專利(patent):產業發展新技術(發明)、外觀設計 e.g.  藥品、化合物、機械結構、材料 獲取保障途徑:發明:20年 / 新型:10年 / 設計:12年 專利(Patent)的要件: 有用性(台灣:產業利用性): 發明人只要提的出他認為可用的看法即可,無人可斷言這概念必無市場。 新穎性: 該申請與目前已有的技術比較過後有不一樣的地方就具新穎性。 進步性(不易想到的): 三要件中最難通過的也最具爭議性的要件 為防事後諸葛美國專利局的客觀原則為:如現有習知的技術無指導或暗示 則此發明即非輕易想到,合乎進步性。 法定不予專利的項目: 1.個人技能:指叉球投球法,純粹依個人之天分及技巧熟練程度方能達成之技能,亦 非一般人可由其技術揭露而重覆實施者,非屬發明之類型。 2.單純之資訊(文字)揭示、單純之美術創作 屬於「著作權」 or 「商標」範疇 3.單純之發現 指自然界中固有的物、現象及法則等之科學發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