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ain Know-How]#3_ERP歷史演進筆記和定位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絕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句經典又朗朗上口的slogan

但其實絕大部分科技是孕育自戰爭
像電腦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發明出來用於軍事攻防
就別於一般民生娛樂使用

二次大戰(1939年至1945年)結束後又經歷一段發展時間
自1952年代就被民生跟企業給挪用用來做一些簡單庫存的控管


https://erpjoe.wordpress.com/category/erp-scm/


1960年代  企業資訊系統孤島時代
->在很多導入初期的公司也可能還在這階段或者業務發展需求跟編列人數不大階段
歐美企業開始發展起來的
常用的有會計資訊系統、存貨控制系統、採購系統、業務系統...etc
在當時大部分都是很零散地委外不同廠商開發甚至單獨for特定領域跟部門業務需求購買而來
企業要去讓彼此資料交換時常需耗費龐大人工成本
也因此一個可以即時整合各主要流程的系統需求漸漸開始受到重視


在當時稱呼這類現象為
「信息孤島(資訊孤島)/企業資訊系統孤島(information island)」
也有 資訊煙囪(information silo) 別稱
孤島式資訊系統或者煙囪式資訊系統,就是指
一種不能與其他相關資訊系統之間進行互操作或者說協調工作的資訊系統



1970年代 供給遠小於需求時期
MRP 第一代(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規劃/生產管理系統 (ERP前身)

1965年~
在當時物資缺乏因此製造業為市場主流,
在當時只要製作出來就一定有人買,工廠只需注重大量生產(產能),不care內部資源。

物料清單 : 紀錄在生產一個最終商品(可能零件)時,會需要哪些原物料、半成品。
存貨紀錄 : 顧名思義也就是原物料的庫存量紀錄。


1975年~ 供需平衡時期
MRP 第二代
此時製造出來的產品不見得會有人買,就開始注重有效地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進來控管。
企業內部資源(採購、會計、財務分析、需求預測、客戶訂單、產能規劃、現場控制、存貨控制)
開始重視需要生產多少,依照市場需求量再進行生產,別於之前大量生產導致浪費。



1990年~ 供給遠大於需求時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此時就變成要想辦法吸引消費者購買也是十分競爭的時期
銷售行為也開始被重視要納入到資訊系統中
此時ERP雛形就發展出來,由Gartner Group提出此名詞。





1995年 由 APICS(美國生產與存貨控制協會/美國營運管理協會)
將ERP定義為財務會計導像(accounting-oriented)資訊系統
主攻能用於協助企業滿足顧客訂單所需資源
採購、生產、配銷運籌
進而有效做整合規劃,擴大經營績效降低成本。

可提供即時整合資訊
使日常企業流程加速進行並提供具參考指標的資料協助主管決策。


也有人說
ERP是以流程為導向整合的資訊系統
因為建立在企業內部各部門的作業流程之上


銷售及配送
原物料採購及發票驗證
倉儲管理/物料預測
人力資源管理
生產管理
財會作業
成本會計








2000年~ 國際市場(供應鏈觀點)
EERP(Extended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Re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何謂淨重(Net Weight)、皮重(Tare Weight)與毛重(Gross Weight)

Architecture(架構) 和 Framework(框架) 有何不同?_軟體設計前的事前規劃的藍圖概念

經得起原始碼資安弱點掃描的程式設計習慣培養(五)_Missing HSTS H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