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學習技術迷思探討」標籤的文章

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但絕不止於模仿。_師古臨摹 對上 現代原創

A: 呦 ~~   你這程式擬作的阿??? B: 這是參考別人實踐出來的 A: 阿不就抄襲的(複製的) B: ......   阿 我沒寫過這功能  ,  不這麼做該如何做????? 傳統的中國畫學習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師古」,所謂的「古」不一定是指古人,自己的師長、前輩、別的畫家, 或古代名作等都可以是師法的對象,從臨摹或模仿開始,這個階段的重心在於繪畫技巧的學習; 第二階段進入所謂「師造化」,也就是直接面對自然和實物的寫生,這個階段強調觀察,尤其是手、眼間的配合; 第三個階段是「師心」,心是情緒、情感、思想,或是情思, 這個階段著重於以創作者個人的想法去詮釋畫作。 要注意的是,如第一、第二階段學習有成,充其量還只是一個「代言人」而已,好比有一個人,他學張大千的畫,可以學得很好、很像,於是被人家稱為張小千。可是他最多只是張大千的「代言人」,成就並不會被認同,也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內容閱讀轉自: http://fountain.org.tw/culture/68-fu-chuan-fu/386-heart-division-of-the-ancients-but-not-limited-to-the-track-division-of-the-ancients.html 個人想法: 學習程式語言  一開始起步 你一定會去因為某些功能實現而去臨摹別人寫的程式碼 有人可能不贊同  但絕大多數 大廚 之所以能煮出這麼多有名好吃的新研發料理 都是從很多別人的菜色作為基礎去臨摹去學習去仿照調味料的量 吳寶春 做麵包可能也是 在之前 做了好多 類似像 波羅麵包、奶酥麵包之類較常見的 麵包種類好幾百次   之後 再藉由這些做麵包的流程和基本功去研發新口味產品!!!! 舞蹈學習也是如此 任何學習   包含英文(語文類) 起步絕多數是從模仿臨摹開始的  沒有所謂抄襲 因為這只是一個臨摹的過程可以思考當初設計者的思維 http://lifeagain2006.pixnet.net/blog/post/29937944-%E8%87%A8%E6%91%B9%EF%BC%8C...

微軟技術無所不通 - 教你成為 IT 界的德魯伊_曹祖聖經驗分享_心得

圖片
學習技術上常有的迷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sKa4_yI48 年齡 會 影響學習速度(通常達到巔峰是35~40歲左右) 有限時間下的高投資報酬率 時間有限 Q1、就算是侷限在單一技術上,還是永遠學不完???? Q2、一項技術需要學到多專業才夠用???? Q3 就算學了 10 分專業  實務上真正用得到的有幾分???? 實務上 遇到問題,有0%~100% 是從未碰過的!!! 無論準備再充分,還是會遇到未知 一定程度後,用「學的快」取代「懂得多」 實務上遇到的我才學,現學現賣 快到讓客戶無感---->感覺你懂很多 =================================================================== 悟性     vs    天分 Learn   、   Unlearn   And   Relearn Learn  everything you can and forget it. If you have no passion to learn , then you have nothing to unlearn and no chance to relearn. 溫故而知新 解構既有知識 窮則變,變則通 到盡頭後重頭再來 武學障/知見障 執著與放下 =================================================================== 曹祖聖老師的 學習法 1. 定期找一張紙,從中間開始寫下某一個技術名詞,然後開始往外擴展 相關聯的其他技術名詞 2. 不只建立關聯,還要解釋之間運作機制 3. 寫到想不出任何連結或無法解釋為止 4. 學習你無法解釋的連結,並解釋它 5. 如果可以,實作出來 6. 如果可以一直寫、一直解釋,然後感覺永遠寫不完,就可成功。 (不是老師白板黑板上寫了捨麼   然後你拍照按一下!!!!) [貪多嚼不爛] 學這麼多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