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雲端技術」標籤的文章

Cloud Computing就財務面探討_如何說服甲方、公司或產業要使用雲端

圖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910383255710456&set=pcb.3910383822377066 今天假設網站服務或功能,老闆問你說如果今天要上雲 有捨麼好處跟壞處呢? 針對財務層面其實有很大差異 傳統上於財務層面分兩種,一種是所謂的「資本支出」(CapEx,Capitial Expenditure) 跟所謂的「營業費用」(Operational Expenditure)這兩個部分。 就傳統而言,比方說公司或團隊要自建機房的話。 你就會需要自己去買設備,因此就有所謂資產概念的產生。 所以他就會出現在所謂的 「資產的負債表」 裡面,那某種程度,會提高所謂的商業價值。 因為你有買東西了,所以商業價值會提高,但也 會有相應的稅收 因此就需要去多支付。 那 通常會透過折舊的方式來減稅 。 因此可以瞭解要購買這些資產需提前花比較大筆的費用來購買,比方可能100台server,那可能就是好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費用,而隨著時間的拉長,它們開始折舊,時間拖越久,它其實就越沒有價值。 另外一種呢,其實就是所謂的營業的費用,那這個費用其實是出現在 「損益表」 的部分。 那它會減少當季的淨利,所以換句話說呢,你收入會變少,所以你的稅其實某程度會變少。 那最大的好處在於 沒有提前費用的概念 ,而是 用多少花多少費用 的概念。 所以假設一家新創或小型公司要創業,難道要先投入1個100萬來準備設備嗎? 通常不會而雲端剛好可以解套,你能夠自由更有彈性去調節所需的資源規格多寡,甚至設定隨時停用跟啟用服務,當服務停用後就不會有相應費用成本支出的產生。

Cloud Computing Pattern雲端運算常見的一些模式

圖片
以下用X軸代表時間,y軸是所需的運算用量。 第一種.On & Off / 開關 假設你今天運算是有開跟關的情況 所以他可能開了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再開一段時間。 那如果是雲端的話,因為你關就不用收費! 這跟傳統機房對比就相對有優勢 因為若為落地機房的機器本身,你可能沒法這麼有彈性On&Off 此外還有電費租用場地的費用 第二種.Growing Fast 就是你可能一開始用的人不多,可是呢,越到後面 生意做起來了,運算量也隨時間增長,比方像是新創的服務,就非常的適合。 很多新創都不會有自己的機房,直接就用雲了。 第三種.Unpredictable Bursting 突然有一天有一個時間點暴走,然後過一段時間又在往下的趨勢。 像是演唱會要搶票,或是有五倍券之類平台申請服務,特定那一段時間會有突然流量大增。 那不可能我為了那個只有無法預期的特定時段的大流量,我去添購多台機器。 所以使用雲就特別合適,因為只有在那個大量時候我需要把它增加。 只有那時候收費,不用的時候關掉我就不用被收費。 第四種.Predictable Bursting 可預期的大量使用 就有段時間很多,有段時間很少。 假捨是個電商服務可能大家都是在週末買東西,那就週末的時候機器多加幾台。 那如果非週末機器就少一點點。 Ref: https://anwaryounus.blogspot.com/2018/11/azure-overvi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