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鼎新WorkFlow ERP」標籤的文章

鼎新ERP_採購管理系統_進貨紀錄統計&分析_常見分析報表

圖片
廠商採購交貨狀況表 會以廠商的採購單角度,查詢對應進貨單或退貨單的明細資料,確實掌握已下單的料品是否如期進貨。 用途: 1.追蹤廠商某張採購單之進貨、退貨的軌跡,藉此來確實掌握進貨交期。 2.查詢各家廠商的採購預計交貨狀況,作為採購下次下單時,評估廠商負荷的依據。 3.評核廠商時,參考廠商的交貨狀況,比方:應交貨未交貨、交貨數量控制及交期掌握等等。作為評定等級的輔助參考報表。 4.列印「已交量與收穫總量不符者」,核對採購單之「已交數量」是否有異常,並搭配「採購已交量重計作業」排除異常。 廠商ABC分析表 查詢某一段期間內,公司進貨金額的動向,依供應商的進貨金額或廠商交貨時程與品質狀況,進行ABC分析管理及參考性排名。 分析手法通常要將同類型廠商進行評等才有意義。比方:不將原物料供應商和委外加工廠商一起做評比,因為基礎不一致。 此外,ABC等級比率間距指「各供應廠商進貨淨額,佔分析年月總進貨金額的比率間距」 等級A表示供應廠商的進貨淨額所佔比率較高,等級C則表示供應廠商進貨淨額所佔比率較低。 比率間距 等級A:0%~75% 等級B:75%~90% 等級C:90%~100% 可視經驗值或產業不同調整 用途: 1.針對進貨金額較大的供應廠商,可作為後續採購員在採購條件談判時有較大的議價空間。 2.將A類廠商與品質及交期評核進行比對,對於品質及交期狀況欠佳的廠商進行狀況了解。 3.可與「採購價格異常表」互相勾稽比對,進貨對象是否合理及正常。 4.執行此報表前,應先執行「統計資料更新作業」及「廠商交貨/品質評等作業」 廠商進貨統計表 統計供應廠商在某一段期間內,進貨金額及查詢交貨及品質評等狀況,以提供採購及相關人員稽核廠商進貨的品質。 用途: 1.供應商的評定等級,可作為後續評選合格或優良廠商、主要供應商依據。 2.依照進貨金額多寡,作為下次與廠商議價時的參考。 3.可搭配「廠商ABC分析表」共同參考使用。 4.執行此報表前,應先執行「統計資料更新作業」及「廠商交貨/品質評等作業」 報表幾個欄位計算規則 進貨淨量 = 進貨數量 - 退貨數量 逾期率 = ( 逾期筆數 / 進貨筆數) * 100% 不良率 = (不良數量 / 進貨淨量) * 100% 或 (不良筆數/進貨筆數) * 100% 未交易月數 = (系統日期 - 最近交易日) / 30天 廠商進貨異常表 依據廠商採購...

Domain Know-How_鼎新ERP_採購流程筆記

圖片
以下是鼎新Workflow的採購流程 工程/研發單位會有原物料需求,因此會開立請購單請採購人員採買。 當採購人員收到請購單通知後,突然發現部分料件過去不曾買過,沒有建立過歷史資料,Database不夠齊全,此時就需要進行廠商的詢比議價。 在詢比議價過程,可能還會顧慮到比方食安或包材,塑化劑、瘦肉精議題。 或更白話來說料件不符合規則、法規,請廠商提供文件,建立料件承認資料。 代表此料件拿過認證、有合格的。 當詢完價後會再給主管跟相關人員作審核,覺得和廠商採買,當沒問題才下採購(訂)單。 若後續有交期變更或數量、內容變更等等,則透過採購變更單來異動保存歷史紀錄。 若直接從採購單源頭單據資料異動,會沒有歷史紀錄可追朔。如果後續因供應商交期延後變更,導致公司停線斷料,就會死無對證。 若廠商很棒遵守預交日壓線或提前運送入廠,此時才透過進貨單據作收料。 經過品保檢驗合格才真正入庫,若沒檢驗過關則開立驗退件退回。 如果是入庫或上線才發現瑕疵或其他原因想退,才透過退貨單。 也有一種情況是跟廠商借機台測試,類似試用一段時間。 此時就會透過暫入單借進來公司廠內,當用得很滿意就考慮作進貨採買。 若只是短時間測試,則在歸還給廠商。 與其他系統關聯 就庫存管理層面 會注重在「料品庫存餘額同步更動」 採購系統的進貨單確認後,就會增加庫存數量。 而當退貨單確認時,則庫存數量相應減少。 就訂單管理系統層面 如果交易模式屬於貿易型態的,例如買入商品後再轉手銷售,就可 利用訂單轉請購或訂單轉採購,來減少採購人員key單時間。 就進口系統層面 主要針對向國外廠商下採購單後,舉凡預付購料、報關贖單、進貨費用等等。 都在進口系統模組有關聯 就產品管理系統和採購的關聯 對於料品是屬於有「料件承認管制」時候,在採購日常異動單據輸入料品時,系統會檢查採購的品號的採購廠商是否符合料件承認資料建立中的製造廠商。如不吻合就不能完成該筆品號的採購程序。 另外還有BOM自動請購作業,將需要生產的主件資料按照BOM材料用量資料展開,進而自動產生建議採買的請購需求到採購系統中。

出口銷貨作業流程

圖片
一般大宗的出口銷貨作業流程示意圖如下 通常當接收到國外客戶的訂單並且已備齊貨後,出口商就會開始找尋合適報關行(broker)。 委託報關行幫忙辦理出口報關以及租船訂艙事宜。 接下來報關行就會再去協助找尋船公司/空運公司(forwarder)租訂艙位。 待艙位確定後,就會通知出口商於裝船前24小時內將貨物運送至指定的貨櫃點,方便海關查驗及後續裝船,於此同時報關行還要向海關申請報關,之後海關到貨櫃站查驗貨物確認沒問題後,再通知報關行貨物放行,此時也會藉由海關電腦資訊系統同步通知給forwarder,報關行再回復給出口商貨物已經通知允許放行,最後船公司/空運公司就可進行貨物裝運啟航,貨物就正式出口,之後出口商就能通知進口商貨物已經裝船出海的消息,方便其做後續入關報驗的準備。 貨權轉移 細分為如下兩種不同系統流程 「直接銷貨」、「暫出貨轉銷貨」 直接銷貨 假設出口交易條件:FOB 起運點交貨,換言之,當賣方在貨物運輸過程所有權就已移轉給買方(算交易完成),此時就可認列收入。 常規程序 送交給報關行的所需單據有Invoice,Packing list等資料 暫出貨轉銷貨 假設出口交易條件:DDU,換言之,由賣方負責將貨物運輸至目的地直到交由買方處置為止才算交易完成,運輸過程還不能認列收入。

信用狀(Letter of Credit,簡稱L/C)

圖片
外貿Payment Term 付款條件(方式)常見的英文縮寫與定義 信用狀(Letter of Credit,簡稱L/C) 開狀銀行依開狀申請人(進口商)的請求、指示,向第三人(出口商) 所簽發的一種文據或函件,是一種直接而且獨立的保證, 開狀銀行直接對出口商負責,只要出口商依規定將貨物裝船交出,開狀銀行一定要付款。 該文據or函件中,銀行向第三人承諾,如第三人能履行L/C所 規定之條件,將予以付款。 信用狀雙重保證: L/C是以銀行之擔保取代進口商信用,但未排除其責任,若開狀銀行倒閉,進口商仍 要履行付款。 以出口商層面好處 1.獲得信用保證 2.獲得資金融通便利 3.確定交易契約 以進口商層面好處 1.資金融通便利 有關信用狀(Letter of Credit, LC)的資料表,會包含多個表格以及相應的欄位來儲存和管理信用狀相關的資訊。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表格和它們可能的欄位: 信用狀主表(LC Master Table) LC編號(LC Number):唯一識別信用狀的編號。 開狀銀行(Issuing Bank):開立信用狀的銀行名稱。 受益人(Beneficiary):信用狀的受益人,通常是賣方。 申請人(Applicant):申請信用狀的一方,通常是買方。 金額(Amount):信用狀的金額。 貨幣(Currency):交易使用的貨幣。 開狀日期(Issue Date):信用狀的開立日期。 到期日(Expiry Date):信用狀的到期日。 貨物描述(Goods Description):信用狀所涉及的貨物描述。 條件(Terms and Conditions):信用狀的條款和條件。 文件清單表(Document List Table) 文件編號(Document Number):文件的識別編號。 LC編號(LC Number):相關聯的信用狀編號。 文件類型(Document Type):如提單、發票等。 提交日期(Submission Date):文件提交日期。 支付紀錄表(Payment Record Table) 支付編號(Payment Number):支付交易的唯一編號。 LC編號(LC Number):相關聯的信用狀編號。 金額(Amount):支付金額。 日期(Date):支付日期。 支付狀態(Status):支付的狀態,如已支付、未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