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IoT」標籤的文章

物聯網_遠距離無線網路技術_part3.窄帶物聯網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圖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The-architecture-of-NB-IoT-10_fig2_343646720 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的LPWAN無線電標準。為傳統電信營運商偏好的,最大優勢是基礎設施已經佈署完成,大部分的LTE 基站可直接支援軟體升級。 窄頻雙向的無線通訊標準。通訊安全強度高。支援漫遊服務。 適合即時性/非即時性的單向/雙向通訊服務。 有專屬的標準發展機構,開放成員參加,開放標準。 網路設備、網路架構複雜度高、終端設備複雜度高。 NB-IOT使用License頻段,可採取帶內、保護帶或獨立載波等三種部署方式,與現有網絡共存。它是使用需授權的GSM和LTE頻段,也就是說,NB-IoT必須藉由電信產業買下頻段授權,使用者只能透過電信業者或第三方代理商取得授權技術和頻段,才能使用NB-IoT相關服務。 NB-IoT將在低耗能、低信息量、巨量化傳感器網絡中應用,領域包括: 1.以水電氣的智能抄表業務為代表的智能家居業務; 2.以郵筒、垃圾箱、路燈、下水道、停車位管理為代表的智慧城市業務; 3.以快遞、寵物、畜牧業、兒童老人跟蹤為代表的智能追蹤業務; 4.以可穿戴健康設備為代表的智能醫療業務; 5.其他工業領域小規模、長時間數據收集案例或周期性控制應用。 Ref: 【遠距 IoT】Sigfox、LoRa、NB-IoT無線網路通訊 https://vocus.cc/article/634d1b44fd897800012b6a63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所邱俊銘-基於NB-IoT技術之無線感測網路監控系統實作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xXiEpQ/record?r1=19&h1=0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安全研究所黃聖富-NB-IoT 感應器安全性提升機制之研製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xXiEpQ/record?r1=10&h1=0 南臺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黃川毓-基於NB-IoT通訊之...

物聯網_遠距離無線網路技術_低功率廣域網路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

圖片
https://www.rfwireless-world.com/Tutorials/LPWAN-tutorial.html 低功率廣域網路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 簡單地說,就是能在很省電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通訊的無線網路技術。 遠距離(能夠支援3至10公里)、低功耗、低頻寬的無線通訊網路技術,而基於這些特性,LPWAN技術也解決了物聯網當前遇到的許多問題,並且為所有連接標準中成長最快的技術。 LPWAN 頻段分為授權頻段以及免授權頻段,適用於不同應用情境。例如授權頻道取得許可的成本高昂,多為電信業者使用。免授權頻段則開放給教育、醫療、科學機構及工業,只要遵守發射功率避免干擾其他頻段,自行架設基地台後即可使用。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s 的免授權頻譜(Unlicensed Bands)陣營 Lora –unlicensed Band SigFox –unlicensed Band Non-ISM band的授權頻譜(Licensed Bands)陣營 NO-IoT –Licensed Band (目前在電信營運商陣營中呼聲較高),最大優勢是電信營運商在基地台 與核網等基礎設施早已佈署完成。 資料來源:科技發展觀測平台https://outlook.stpi.narl.org.tw/index/focus-news?id=4b11410081f30cf50181f5224e69026c 根據研究調查整體來說,NB-IoT 得到最高的支持,接著是LoRa,而SigFox 則殿後。 因為NB-IoT 是3GPP 這個全球最大的行動通訊標準制定組織全力背書的國際標。 WiFi 雖然便宜,但支持WiFi 的物聯網設備通常還需無線路由器與無線AP 來提供網絡接入,較適合做區域網路通訊使用。而如果選擇蜂巢式的Cellular 通信技術,對於企業來說除了布建成本太高外,所使用的終端模組亦所費不貲,即便普通的2G 通信模組也要US$ 5 起跳,而4G 通信模組則至少要US$ 30。隨著物聯網的興起,現有蜂巢式行動通訊技術的高功耗與高成本缺點,都使得LPWAN 極具發展潛力。 特性:提供低功耗、長距離、易布建、低成本與高可靠的優點,被視為可能是 城市物聯網的最適通訊技術方案 。 Lo...

物聯網_遠距離無線網路技術_part2.LoRa_降低通訊量以節省電力_LoRaWAN跟Lora關係

圖片
LoRa是美國Semtech所開發的無線傳輸技術,其不像Sigfox有營運商來營運。 LoRa如Wi-Fi般,任何人皆能自行設置LoRaWAN基地台(Gateway)就可將訊息傳送出去。因目前沒營運商營運,如需使用則必須架設Gateway,對於部屬基地台的部分必須花費昂貴成本,且LoRa傳輸距離非比Sigfox來的遠(遠則22公里)。目前,LoRa 主要在全球免費頻段(即非授權頻段)運行,主要包括433、868、915MHz等。 LoRa是一種 線性調頻擴頻的調製技術 ,最早由法國人發明,2012 年該技術被Semtech公司收購,並將這一調製技術封裝到芯片中,在之前Lora晶片被Semtech公司獨家壟斷,沒有授權任何公司無法設計製造LoRa芯片。LoRa的名字來源是Long Range的字首縮寫,其意思就是長距離,特色就是具有極長的通訊距離,能夠讓單一閘道或基地台覆蓋整個城市或數百平方公里的區域。 窄頻雙向通訊的無線通訊標準+雲端服務介面標準 。通訊安全強度中等。 不支援漫遊服務 。 適合不強調即時性的單向/雙向通訊服務 。網路設備、網路架構複雜度低於SigFox 和NB-IoT。,有專屬的標準發展聯盟,開放聯盟成員參加,開放標準。 大多數的網路系統都採用 網狀拓樸 ,然而在這種網路中,為了要提升覆蓋範圍,當節點在傳送資料時,往往需要透過其他節點中際傳輸,如此一來 整體網路的複雜性與耗電量都會提升 。 LoRa則採用星狀拓樸 ,讓 所有節點直接連接到閘道,閘道再往後連接至中央主機整合 ,若需要與其他節點溝通,也是 經由閘道傳輸 。因為閘道設備只需在定點設置後,就可以覆蓋廣大範圍,不像節點需要計較施工與維護的便利性,所以可以連接電源與一般的有線網路系統,不需特別考慮耗電量與資料後送的問題。如此一來,節點就 可以將消耗電力較高的工作,交由閘道與中央主機負責,將傳輸量最小化以提高續航力。 (備註:通常為了省電及架構問題,LPWAN架構都會建置為star network這類拓樸。) Lora星狀拓樸組網主要由4部分構成(主要的是三個) 1.End-Device:帶有Lora通訊模塊的設備終端節點 2.Lora閘道器(Lora Gateway) 連接終端設備和後端中央服務器(網關與服務器通過標準IP連接)。可以理解為數據信息的中轉站和集中站,類似於快遞點,大家都把東西先放...

物聯網_遠距離無線網路技術_part1.Sigfox_超窄頻通訊技術(Ultra Narrow Band)

圖片
https://www.thefastmode.com/technology-solutions/13524-paessler-to-deliver-prtg-network-monitoring-for-sigfox-iot-solutions Sigfox是來自於法國Sigfox公司所研發的無線通訊技術,在台灣則由優納比(Unabiz)公司授權營運, 採用Sub-1GHz非授權頻譜, 可傳輸12Bytes以下的數據, 需仰賴廠商建的基地台才能使用 ,提供使用者既有的網路佈署及雲端服務,需要付出額外的月租費,相對LoRa而言,成本較高,但平台方案完整,不須額外布建網路,能降低使用者開發程式及存取資料複雜度。終端設備或感測器欲使用Sigfox傳輸技術, 須經由Sigfox基地台才可將資料傳至Sigfox 雲端平台 ,使用者藉由Sigfox雲端平台可做數據分析或其他用途。 Sigfox的特性為 長距離及低資料量傳輸,最長傳輸距離為50km,是三種技術當中範圍最廣的 。 但也是在LPWAN技術中傳輸率是最低的 ,非常的符合物聯網的應用需求,且硬體裝置設計上比傳統的行動通訊網路(2G/3G/4G)又更簡單、更省電、更便宜。不過為達到低功耗的目標,LoRa和Sigfox的每日傳輸次數都有限制, 一天當中的傳輸時間很短,適合發揮在沒有即時通訊需求的領域,比如每日固定回報數據的感測器,可測量溫溼度、PM2.5等特定環境數據,藉由 長距離、少次數的傳輸型態, 形成較大面積的物聯網應用。 採用這種通訊協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每著裝置占用的頻寬比較低,所以能在同樣的網路建設下容納更多裝置,這對裝置數量相當龐大的物聯網裝置來說相當重要,能確保基地台能為每個裝置提供穩定的通訊服務。 SigFox與LoRa的應用場景 最典型的區別是Sigfox需要移動服務商的基站設備,在移動信號覆蓋不到的偏僻和地下區域,例如:採礦和隧道挖掘等地下作業、山區、西北無人區的工礦業等,這種情況Sigfox無法使用。 相關新聞事件 2010年-Sigfox成立(以提供低功耗物聯網傳輸技術為主的一家法國IoT通訊服務商) 過去10年,在全球業務持續拓展,在法國、英國、日本等全球各地共有75家代理營運商,負責銷售Sigfox產品及技術。而負責臺灣銷售的Sigfox代理商就是UnaBiz。 2016年-優納比(UnaBi...

物聯網_智能家居發展簡史

圖片
https://unwire.hk/2019/12/20/working-group-smart-home-devices/life-tech/ 2000-2007:網狀網路架構 2000 年互聯網產業打得火熱的同時,針對智能家居場域的無線通訊系統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主要的無線通訊系統有兩個:Z-Wave (1999) 與 ZigBee (2003),相對於當時的 Ethernet 星狀的網路架構 (Star Topology),Z-Wave 與 ZigBee 都採用網狀網路架構 (Mesh Network),這種網狀網路架構的好處是可以保持每個節點間的連線完整,當網路拓蹼中有某個節點失效或無法服務時,這種架構允許「跳躍」式的方式形成新的路由後將訊息送達傳輸目的地。(取自維基百科「網狀網路」條目) 封閉式智能家居中樞系統 當時要建置智能家居系統,大部分都是透過一台中樞主機,以特有的通訊技術(像是 Z-Wave 或是 ZigBee),與被控制的設備(如:燈具、開關、門窗感應器等)隨時保持聯繫,所以系統中所有參與服務的設備,都需要與中樞主機使用同一種通訊方式。 2007-至今:App 為主流的控制介面 2007 年隨著 iPhone 與 Android 手機相繼問世,世界正式從互聯網時代進入到了 “Anytime, Anywhere and Any Device” 的行動裝置通訊時代,加上 App Store 軟體開發生態發展迅速,針對各式各樣場域的 App 應用也相繼被設計出來。順應著這股勢流,原本以網頁為主要控制介面的家庭中樞系統,也開始提供 App 的使用者介面功能,讓用戶可以透過手機控制自己的智能家居設備。接著,傳統的家電製造商也開始開發自家設備的 App,讓用戶可以透過 App 控制單一設備,如冷氣、電扇等。 2011年-至今:HomeKit 與智能音箱問世 2011年 Apple 發表 Siri 語音助理功能,且在 2014 年,Apple 更進一步針對智能家居設備發表了新一代智能家居通訊規格「HomeKit」,同步開發了 Apple TV 作為智能家居的系統中樞裝置,開啟了語音聲控(Voice Control)的時代,相較用戶透過手機上的 App 控制設備,聲控無疑是一個劃時代、且更便利的智能家居設備操控方式。 2014年 Amazon 更率先開發出智能...

物聯網_IOT應用中最關鍵的智能中樞(bridge/gateway/網關/橋接器/閘道器)

圖片
IEEE 802.3 與乙太網路(Ethenet)中探討到的閘道器(Gateway)是一種用來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並提供包含硬體及軟體必要轉換的機器。通常以其運作於哪個協定階層來區分。若採用太低層的閘道器將無法連接不同類型的網路,反之採用太高層的閘道器,將只限於某特定類型應用的連接。最適當的中間層一般稱為網路層,路由器就是在網路層交換封包的閘道器。 為什麼智能家居需要GATEWAY(網關/橋接器/閘道器)? Zigbee 協議和 Wi-Fi 協議不同。 目前手機不支持Zigbee協議,需要Zigbee 閘道器。將 Zigbee 協議轉換為 Wi-Fi 協議。 在ZigBee或bluetooth這類IoT智能居家產品應用中,也有探討到Gateway一詞。 以下截自此篇文章 Do I need a Zigbee gateway to manage my Zigbee devices? https://support.tuya.com/en/help/_detail/K9hut3mbrcfgz "Zigbee devices must have a gateway to control. The Zigbee protocol and Wi-Fi protocol are different. Currently, mobile phones do not support the Zigbee protocol. To manage your Zigbee devices with your mobile phone, you need a Zigbee gateway to convert the Zigbee protocol into a Wi-Fi protocol .  Note: Because of different brands Zigbee devices will write some private Zigbee protocols , therefore you must use our brand's Zigbee gateway to control our Zigbee devices, or it will not working normally." 物聯網Gateway關鍵技術 1.多標準互通接入能力 ...

物聯網_近距離無線網路技術_part1.ZigBee_低速短距離傳輸、低功耗、低複雜度、支援大量節點

圖片
https://www.techtarget.com/iotagenda/definition/ZigBee ZigBee一詞源自蜂群發現花粉時藉由飛舞產生ZigZag來做通訊,將有花和蜂蜜的地方,正確地傳達給其他蜜蜂同伴。 由IEEE 802.15.4 小組與ZigBee Alliance 組織,分別制訂硬體與軟體標準。 是一種低傳輸速率 (250kbps)、短距離 (一般約為50-100 m,依耗電量之不同,可提昇至300m)、低消耗功率、架構簡單的技術。 目前制定的頻段為全球的2.4GHz ISM 頻段、美國的915MHz 頻段,以及歐洲的868MHz 頻段。ZigBee主要是應用在短距離範圍的資料傳輸要求不高的電子設備之間溝通,支援主從式或點對點方式運作,同時最多可有255 個裝置鏈結,具有高擴充性。主要應用的方向在 於家庭裝置自動化、,環境安全與控制 ,以及個人醫療照護等功能。使用2.4GHz波段,採用跳頻技術。與藍牙相比,ZigBee更簡單、速率更慢、功率及費用也更低。它的基本速 率是250kb/s,當降低到28kb/s時,傳輸範圍可擴大到134m,並獲得更高的可靠性。可以比藍牙更好地支援消費電子、遊戲、儀器和家庭自動化應用。使用的頻段分別為2.4GHz、868MHz(歐洲)及915MHz(美國),均為免執照頻段。 ZigBee並不專注於點對點通信,例如藍牙,其中一台高功率設備在短距離內將數據發送到另一台高功率設備,使其運行在網狀網絡中,這就是為什麼他適合智能家居。 ZigBee Alliance相關新聞大事 2019-ZigBee聯盟推動新技術規格,蘋果、亞馬遜、Google在內物聯網裝置將能彼此互連 https://www.soft4fun.net/tech/zigbee-google-apple-iot-alliance.htm 由於目前多數物聯網裝置均以不同規範運作,同時多半無法彼此連接互通,在部分情況甚至必須透過其他方式橋接才能達成彼此互連效果。 2021-Zigbee聯盟更名,同步推出與亞馬遜、蘋果及Google共同制定連接標準Matter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4351 ZigBee更名為「連接標準聯盟」 (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CSA),並且宣布推出與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