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閱讀常見的羅馬拼音、數學符號、表達式解讀筆記
數學集合論與邏輯關係符號
∀ :代表了全稱量詞的概念,意指 "對於每個" 或 "對於所有" 在邏輯和數學中。「對所有 … 都成立」(for all)
例:∀x ∈ R, x² ≥ 0
→ 對所有實數 x,平方都 ≥ 0
∃ :代表存在量詞的邏輯操作,這個操作宣稱集合或領域中存在特定種類的元素。「存在某個 …」(there exists)
例:∃x ∈ R, x² = 4
→ 存在某個實數 x,使得 x² = 4
⊂ :子集,表示一個集合是另一個集合的子集,但不等於它。
⊆ :子集或等於,表示一個集合是另一個集合的子集或等於它。
⊄ :表示一個集合不是另一個集合的子集,顯示非包含關係。
⊈ :表示一個集合既不是另一個集合的子集,也不等於它。
⊃ :超集,表示一個集合是另一個集合的超集,但不等於它。
⊇ :超集或等於,表示一個集合是另一個集合的超集或等於它。
∈ :屬於,表示一個對象是一個集合的元素。
∵ :因為符號
∴ :所以符號(therefore)
∼ :波浪號或近似等於符號,代表兩個值之間的近似或相似性。
→ :在邏輯和數學中,通常表示蘊含關係。蘊含的邏輯運算,當前件為真時,則後件必須為真。(implies)
↔ :表示兩個陳述之間的互相關係或等價關係。代表著雙蘊含的邏輯運算(若且唯若),當兩個運算元具有相同的真假值時,結果為真。(iff, if and only if)
∨ :OR 運算符號,代表或運算,當至少有一個運算元為 true 時,其結果為 true。
∧ :AND 運算符號,代表且運算,僅當兩個運算元都為 true 時,其結果為 true。
¬ : 否定運算符號,當運算元為 false 時,結果為 true;反之亦然。
Summation and Product Notation
常見的數學常數
論文常見的數學公式表達
舉例一個f(x)曲線函數 ,開口朝下。
找出函數 f(x) 在某個定義域上最大值是多少(數值)。
max(f(x)) = 3
找出讓函數 f(x) 達到最大值的 參數 x 值(位置)。
arg max(f(x)) = 2
max(f(....))
arg max(f(...))
min(f(....))
arg min(f(...))
希臘字母唸法
https://bsg.billmounce.com/Alphabet%20(Modern).pd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Dz0PlYQWY
α:角加速度
β:速度和光速的比值
γ:勞倫茲因子、光子、歐拉常數
δ:狄拉克δ函數
ε:真空電導常數
ζ:黎曼ζ函數
η:狄利克雷η函數、作功效率
θ:角度、也常用來代表「參數」。
κ:曲率
λ:波長、特徵值、線密度(或μ)、面積速率
μ:微、摩擦係數、質量速率
ν:蒲松比
ξ:隨機變量、阻尼比
π:圓周率、滲透壓、π鍵
ρ:相關係數、密度(或D)
σ:標準差、σ鍵
τ:力矩
φ:黃金比例、角度、初始相位
χ:卡方分佈
ψ:波函數、雙伽瑪函數
ω:角速度、三次單位根
ℒ : loss function損失函數
ŷ (y-hat):模型預測值。
Γ:伽瑪函數
Δ:差
Θ:溫度因次
Κ:扭力常數
Π:乘積符號
Σ:加總符號
Ω:電阻單位歐姆
先整理到這....有遇到再補充備忘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