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CO模組_控制模組(Controlling)_part2.實際過帳_分配(distribution)和分攤(assessment)
成本中心CO-CCA 實際過帳
實際費用過帳至成本中心分很多種形式,包含費用從其餘模組(比方:FI,MM)
或費用是在CO模組內部過帳的類型(比方:費用在成本中心之間轉移,透過分配/分攤、重過帳)
藉由FI/MM過帳
於FI跟MM模組做一些操作時候,系統會自動產生相應的CO憑證。
而且如果成本對象為成本中心則系統會自動把費用過帳到成本中心。
以下為自動產生CO憑證的操作
1.於FI模組手動輸入涉及初級成本要素的會計憑證(例如:日常費用記帳),系統
會在產生FI憑證(財務會計憑證)同一時間自動也產生CO憑證。
2.於MM模組的採購子模組建立費用採購訂單,收貨時如果採購訂單
有"收貨時評估"屬性,則除了產生物料憑證外,也會產生相應FI憑證、CO憑證。
3.於MM模組的庫存子模組處裡發料任務(例如:對成本中心發料等)時候,系統會
產生物料憑證與FI憑證,若存貨的對方科目屬於成本要素就還會產生相應CO憑證。
成本中心重過帳
表示費用在成本中心之間轉移,成本會在CO內部流動。
比方可能一筆費用先記入A成本中心,後來又轉移到B成本中心。
通常發生在先前輸入有誤或者也有可能希望費用轉由另一個成本中心承擔。
如果發送方和接收方有跨越費用屬性,換言之,兩方屬於不同功能範圍,可藉由後台設置
來確保CO跟FI的統一。
統計指標記帳
對成本中心的統計指標輸入相應的值,一般在月末輸入,用於分配或分攤循環,給
分配或分攤循環提供拆分成本或費用依據。
- 若分配、分攤循環規則中使用統計指標,則必須要先對統計指標過帳,才能執行分配或分攤。
- 類別屬於「固定值」的統計指標,一般只需記帳一次後續都能一直適用。
- 類別屬於「總值」的統計指標,對於特定月份適用,該月可多次記帳。
分配(distribution)和分攤(assessment)
主要就是將費用從一或多個成本中心(發送方)拆分、發送到其他成本中心(接收方)的
兩種手段。其為成本在不同成本對象之間流動的一種方式。當完成分攤、分配後,
發送方成本就減少而接收方成本增加。
分配與分攤循環之間區別
分配:將發送方成本以原成本要素分配到接收方。分配完成後,接收方以原成本要素接收
發送方的成本。
比方企業用電費用,先歸類到能源類成本中心,再去按照各部門用電比例多少進行分配。
可能品保部門用電占比:30%、生產單位:50%、IT部門:20%,互相都是By能源類成本中心依據費用去分配。
分攤:將發送方各項成本"打包"形成一個整體,然後以一個次級成本要素作為過渡分攤
到接收方。對於接收方而言,並不關心發送方各項具體費用為多少。
這裡使用到的次級成本要素類別就是42(分攤)
比方企業食堂費用,統一歸類到食堂成本中心,當中可能涵蓋雇用廚師、服務員等工資
開火的電費、維護費諸如此類細項全都大雜燴加總起來。
之後再去透過各部門員工人數(統計指標),來劃分到不同類別成本中心去分攤。
因此分攤和分配抉擇,要考量接收方成本中心是否有必要體現發送方成本中心
原始成本要素。
留言
張貼留言